壘宏裝飾專業從事家裝,工裝,保證客戶花的每一分錢都物有所值,以下是壘宏裝飾的裝修心得分享:
精裝修市場方面,受新房銷售低迷影響,上半年精裝修新房推出37.58萬套,同比下降45.1%。 精裝修項目滲透率為37.7%,比去年下降2.4個百分點。 華東、華南地區仍是市場主力,西南地區正在快速崛起。 低線城市機會持續萎縮,高耗能城市市場份額持續增加。 低端房地產企業正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力軍。 在“保障房交付”政策推動下,2023年將成為市場住房交付的好年頭。
政策
房地產政策:上半年無所作為,年中政策拐點來臨,下半年預期增加。
2023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較去年繼續寬松。 雖然引進數量較去年有所下降,但調控政策力度不斷加大。 從重申“房地產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到“住房消費仍然是促進和穩定消費的重要手段”,房地產市場的壓艙石、穩定器作用不斷增強。被強調了。 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總基調下,“托付不落實”仍是政策主旋律。 上半年政策多是對現有政策的優化調整,或者是規范市場秩序,沒有很強的刺激政策,市場反應并不如預期。
圖:2022年至今各月樓市政策發布數量
年中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新的論述:“要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我國的房地產市場。” 這釋放了樓市大調整的信號,從供給不足轉向結構性供給。 過剩,房地產優化政策已經到了拐點。
展望下半年,鑒于目前普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政策已經非常寬松,預計未來重點政策將集中在核心一線——和二線城市。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以來,四個一線城市相繼表示將結合本市實際,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未來一線城市積極謀劃的政策“大動作”值得期待。 當然,一線城市全面放松限制的可能性不大。 更有可能的是非核心領域適度開放,部分限制性政策放寬或降低限制門檻。 “風向標”的意義也將為市場帶來巨大的信心提振,不斷推動房地產市場由快速發展轉向平穩健康發展,構建房地產長效機制。
精裝修政策:裝配式建筑持續推進,全裝修引導政策逐步出臺
2021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在全國范圍內出臺相關政策,大部分地區提出了“十四五”期間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目標。
2022年6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高住房質量,積極發展中小型普通住宅、限制超大型住宅的開發。 推動精裝修新建住宅交付使用,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積極推廣裝配式裝修,推廣集成衛浴、廚房等模塊化部件的應用技術,實現部件可拆卸、可改造、可回收。
此后,各省市也在全裝修、裝配式裝修等方面給出了更加精細化的指導。
寧德市提出:鼓勵中心城區新建商品住房一次性全裝修廈門精裝房裝修,推廣菜單式全裝修模式。 2023年新建商品住房全裝修比例達到30%以上; 2025年將達到50%以上。
南京市提出居住建筑全面裝修、公共建筑公共部分全面裝修。
福州市提出:符合預售條件的裝配式全裝修交付的商品房項目,允許優先申領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確定預售價格時,將扣除預制裝修費用(最高可達3000元/平方米)。 )。
鼓勵福州全裝修商品住房、人才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政府投資公共建筑(包括但不限于教育、醫療項目)、產業園區等項目申請裝配式裝修試點,支持地鐵站項目申請裝配式裝修試點。
重慶市提出加大集成廚衛、裝飾墻板等工業裝飾件的應用,建立以住宅、學校、醫院為重點的通用件供應體系。
行業
市場規模:新房市場銷量大幅下滑,影響新開市場復蘇步伐
回顧上半年新房市場銷售數據,一季度,被壓抑的需求釋放導致市場熱情快速回升。 但隨著需求釋放結束,消費者觀望情緒依然濃厚。 加之市場預期減弱,新房銷售數據再次快速下滑。 從數據看,上半年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在上年同比下降26.6%的基礎上,同比再次下降2.8%。 可見,新房銷售數據的表現確實不理想。
新房銷售持續下滑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首先,消費者收入預期降低導致消費意愿下降。 二是房地產企業陷入困境,新房爛尾,導致消費者對新房消費信心不足。 三是二手房供應增加導致新房市場客戶分流、二手房運輸困難阻礙換房等。
新房銷售是房地產領域的重中之重,其逐漸下滑將對土地回收、開盤、融資、交付等產生較大影響。 其中,新開盤市場反饋,導致房企更加注重“以銷定產”,新開盤規模持續下滑。 從奧維云房地產大數據來看,上半年新開盤項目1663個,合計121.19萬套,同比下降32.6%。
與兩年前半年新上市市場規模418.95萬臺相比,今年上半年新上市市場規模121.19萬臺還不到30%。 市場的下滑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也給很多上下游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隨著快速發展模式的結束,未來房地產新的發展模式將逐步形成。 新房市場的增量競爭將轉向現有市場的競爭。 同時,保障性住房、租賃住房等市場也將逐漸成為發力重點。
全國房地產新開盤項目數及同比對比
精裝修率:毛坯房規模降幅快速收窄,精裝修滲透率回調。
上半年,新房銷售對新開盤影響較大。 精裝和毛坯市場的表現也不同。
據奧維云房地產大數據監測,上半年新開精裝項目627個,同比下降31.5%,精裝套數37.58萬套,同比同比下降45.1%。 毛坯工程1036個,同比下降23.2%,毛坯套數83.6萬套,同比下降24.8%。
從市場表現來看,無論是新開盤數量還是開盤數量廈門精裝房裝修,毛坯房降幅均小于精裝修降幅。 此外,無論是精裝還是毛坯房,項目數降幅均小于套數降幅,表明當前市場,受制于房企資金、規模等因素,單一項目持續萎縮,大盤逐漸消失,中小盤成為市場主流。
從滲透率來看,按項目數計算,上半年精裝修項目滲透率為37.7%,較去年下降2.4個百分點。 以精裝套數計算,上半年精裝套滲透率為31%,較去年下降4.9個百分點。 在市場下行的趨勢下,更多的項目選擇交付毛坯材料,而不是精裝。
全國新開精裝毛坯房項目數量及精裝戶型滲透率
市場潛力:住宅用地市場規模持續萎縮,新增土地儲備無法支撐市場大幅反彈。
從房地產開發進程來看,新開盤規模不僅受制于新房銷售因素,還受制于一級市場土地交易規模。
從住宅用地交易規模來看,2023年上半年共完成住宅用地交易3995宗,同比下降26.8%。 住宅用地成交量下降導致新開市場規模大幅下降。 從2020年和2021年的數據來看,新開工項目數量約占住宅用地交易數量的一半。 到2022年,這一比例將僅為32%和42%。 市場低迷導致新開張數量減少。 如果市場好轉,必然會有更多有潛力的項目進入市場。 但總體來看,住宅用地成交量呈下降趨勢,新開盤規模和精裝修規模難以較快明顯反彈。
2020年-土地收購數量、新推出數量和單位數量
市場結構:新建住房市場規模由高位回落,保障性住房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新的市場供求關系下,隨著房地產市場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逐步建立,新建住房市場占比房地產市場將逐漸減少。 經濟適用房、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將成為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四五”期間,國家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870萬套。 2021年至2022年,全國已竣工開工334萬套,未來三年仍有536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需要開工。 據奧維云房地產大數據統計,各省市已公布2023年開工建設約200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計劃。
此外,年初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到2023年,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和新開工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360萬套。 、共有產權住房等各類經濟適用住房和棚戶區安置房。 )。
可見,除新建住房市場外,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棚戶區改造規模依然巨大,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
2023年TOP省市保障性租賃住房計劃
部分
品類成熟:標準件隨市場波動,增值件配置率穩步提升。
從零部件來看,建材零部件、衛浴零部件、廚房零部件多為標準品,市場占有率接近100%。 2023年上半年配置率基本保持不變,舒適、智能產品屬于增值部分,配置率持續提升。
從品類來看,消毒柜、電加熱產品持續下滑,逐漸被洗碗機、壁掛爐、燃氣熱水器、空氣能等產品取代。
細分部分和品類的詳細分析,請關注奧維云房產之家后續解讀。
城市章
區域結構:華東市場主力地位穩定,西南市場快速崛起。
從區域市場分析,華東市場仍是上半年主力,精裝修項目289個,規模15.22萬套,市場占有率40.5%,其次是華南市場份額達24.5%,西南市場份額提升6.5個百分點;
從增速來看,各主要地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西南地區下滑最慢,同比僅下降0.8%,受益于成都、重慶、云南昆明、西雙版納。
2018-精裝修市場區域結構對比
城市層面:下線市場機會持續萎縮,精裝修項目集中在一二線高能城市。
從城市層面分析,2023年上半年新一線城市需求最高,規模為14.79萬套,市場份額為39.3%;
從增速來看,各一線城市均出現下滑,其中四線城市下滑最慢,主要得益于聊城、云南部分四線城市的項目。
總體來看,三線及以下城市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精裝修項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線高能城市。 尤其是四個一線城市,繼2022年市場份額翻倍后,2023年上半年市場份額將繼續超過20%。
2018-精裝修市場城市層級結構對比
城市規模:精裝修城市規模集中度持續提升,一線城市可重點布局
從城市集中度來看,上半年,精裝修商品住宅市場前30名城市共有30.07萬套,總份額為80.0%,較去年提升2個百分點。 隨著近兩年城市集中度不斷提升,對于零部件供應商來說,聚焦TOP30城市已經可以覆蓋絕大多數精裝修市場。
從具體城市來看,成都市場異軍突起,以4.26萬套占據市場第一,同比增長21.1%。 這主要得益于房地產市場的快速復蘇。 相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成都新房市場同比增長8.3%,位居全國18個增長城市之首。 新房成交量達到8.1萬套,二手房銷量增至11.9萬套,同比增長65%。
此外,深圳、廈門、上海、太原等地的精裝修規模也保持正增長趨勢,值得特別關注。
2023年上半年精裝修市場前30名城市規模及同比排名
精裝修率:精裝修覆蓋城市數量明顯減少,但高級別城市精裝修率持續上升。
2023年上半年,涉及精裝修項目數量為88個城市,同比下降22.1%。 從城市精裝普及率結構來看,上海、杭州、廣州等16個城市精裝率超過80%,比去年增長11.3個百分點。 成都、深圳、蘇州、東莞等12個城市精裝普及率達60%。 介于 %-80% 之間。
城市精裝修戶滲透率結構性變化
從各一線城市來看,城市能級越高,精裝修項目的滲透率越高。 一線城市精裝修項目滲透率達到80%,而四線城市精裝修項目滲透率僅為10%。 高能耗城市精裝修項目滲透率持續提升,低能耗城市精裝修項目滲透率持續下降。 一線城市從2020年的62.1%上升到2023年上半年的79.4%。四線城市從2020年的21.2%下降到2023年上半年的11.3%。
2020-2023年上半年各一線城市精裝修項目滲透率
房地產企業
房地產企業數量:供需轉型下,參與精裝修項目開發的房地產企業數量持續減少。
從房地產企業數量來看,上半年精致住宅市場開發商僅有359家,同比減少32.3%。 其中,新一二線城市參與的開發商數量較多,超過100家,一三四線城市有70多家開發商。
中國精裝修房地產開發商數量及分地市級數量
市場格局:龍頭房企份額下滑趨勢無法掩蓋,下游房企逐漸成為市場主力。
從開發者陣營來看,TOP10數量最多,占比29.3%,但同比下降明顯。 TOP31-50、TOP51-100開發商份額持續提升,腰線房企發力明顯,占比超過40%。 新增企業多為地方國企、城建企業等,外資房地產企業份額占比約30%,較去年有一定下降。
中國房地產精裝修住宅物業劃分開發商層次及規模結構
房企變化:國企無疑是市場主力,新興房企也值得特別關注
從具體房企來看,排名前三的開發商中,保利發展、萬科堅守。 與去年相比,華潤置地、龍湖地產進入前五名,濱江集團、深業集團進入前十名。
從規模增速看,上半年精裝修規模50強房企中有近半數保持正增長態勢,分別是深業集團、中石化、興城人居、象嶼集團、北京城建、山西建投、廣州增城區富勤房地產開發、深圳地鐵地產、卓越集團、美盛地產、武漢城建、紹興上虞鴻雁建設、偉星地產、云南盈江普宏地產、上海城建、中城信拓、東莞實業投資、澤豐業集團、寶億地產、東方希望企業管理、廈門巨業房地產開發、湛江大眾紡織、中城集團。
從龍頭房企拿地情況來看,房企趨于謹慎。 除建發、華潤、偉星外,十大房企拿地量均出現大幅下滑。 中鐵建、濱江集團拿地數量有所下降。 最多。
精裝修市場頭部房企及住宅交易市場頭部房企變化
交出
住房交付規模:在“保障房交付”政策推動下,2023年將成為市場住房交付大年
隨著近兩年“保交樓”政策的持續落實,各市場竣工數據表現良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商品住宅竣工面積24603.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5%。
從新開市場來看,不考慮延期等情況,原計劃2022年交付的住宅項目數量為8066個,其中精裝修項目3362個。 2023年原計劃交付住宅項目8428個,同比增長4.5%。 精裝修項目3469個,同比增長3.2%。
2022-2024年住房交付項目數量
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