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工作間系列-落地燈 | ?北美楓木 科瑞木 鋁 ?| ?2025年? ??TONY1CHEN用材料記錄現場,試圖像速寫一樣,寥寥幾筆,還原場景帶給他的感動:箍桶老師傅工作了60年的工作間,散亂擺放著大小木桶、木材與各式工具,看似雜亂無序,但親眼目睹他的工作場景,才知道一招一式都有章可循。呈現在這組設計中,不規則的木塊錯位堆疊,小巧的金屬部件就像箍桶的鐵絲一般,將這些體塊串聯成堅實的支撐結構。 ? ?? ??Q: ??“工作間系列-燈具”的設計和創作契機是什么? ??A: ??這件作品是選擇了箍桶作為研究對象,同時考察了箍桶師傅的工作室。后來我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這個師傅的工作狀態而不是工藝本身,所以這件作品其實是對工作室現場的一種記錄和描繪。比如他的工作間里堆疊著很多材料,看上去很雜亂,但因為他完全清楚東西在哪里、怎么做。在這么多年的重復里,他形成了擁有自己邏輯和秩序的工作流,我把它叫做“個人流水線”。 ?? ?? ??箍桶老師傅的工作室 ??箍桶師傅今年80多歲,身體雖然日漸衰弱,但每天還在零敲碎打,好像這已經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可能做這件事對他的意義,更像是一種人生的回顧和回憶。代入自身來看,會讓我想起做設計、做家具的初心,我也在思考,設計是我可以做一輩子事的嗎?到了他這個歲數時,我還能不能去做設計,做家具。或許這件事的目的是未必是要做到多頂尖,就像他一樣,也可以是一個可以陪伴一生的興趣。 ?? ??工作間系列-臺燈 | ?北美楓木 科瑞木 鋁 ?| ?2025年? ??Q: ??如何定位自己品牌的獨特性? ??A: ??我們的設計邏輯是從材料出發,最大化地挖掘材料的特性和可能性,在設計中能把材料固有的美感還原出來。這個過程有時不是「設計」,更像是「發現」,這也讓我們的設計語言比較新穎、有趣。目前工作室的設計都會以創作性的作品為主,基于我個人興趣與審美的一些方向。 ?? ??共生系列-座椅,靈感來自榕樹根與地形共同生長的場景 ??Q: ??如何看待設計的商業轉化? ??A: ??以前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作品賣得不好,可能是它本身有問題,所以會從產品上找原因。但沒有意識到銷售的重要性,和銷售這個行為本身的難度。銷售簡單來說就是把作品給能夠消費、在審美上能欣賞的人看到,但落地起來絕不容易。首先能欣賞我們作品的是小眾群體,其次我們的定價大部分都比較貴,所以它的受眾天然就更窄了。在我看來跟一些傳播性好的渠道合作是很必要的,首先是他們的輻射很廣,其次是他們的品位對很多人的審美影響力是很大的。 ?? ??Deform系列-座椅,設計師觀察到人們休息時會坐在廢棄的PVC粗管上,這種材料本身具有支撐性。粗管被彎折后會產生特殊的皺褶,被作為這件作品的獨特肌理 ??Q: ??品牌目前面臨的痛點有哪些? ??A: ??成本太高,因為量太小。對工廠的議價能力弱,對渠道的議價能力也弱,這樣會錯失一些好的渠道機會。其次是,對自己的客群畫像的把握度比較低,只有一些籠統的信息,我更希望得到具體的空間畫像,什么人在什么樣的場景中使用它。想收集一份行之有效的資料很難,但這也會很有價值。 ? ?? ?? ??侗瓶 | ?亮布 不銹鋼 ?| ?2023年 ??侗族亮布,黔東南地區制衣飾家的“靈魂材質”,走出那片土地后卻默默無聞。RESTUDIO對亮布一見傾心,如何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震撼?帶著亮布走出村寨,做成了時尚中帶著人情味兒的日用美器,就是侗瓶誕生的故事。侗瓶的設計,基于大量的結構實驗,最大化地保留了亮布的獨特光澤和質感。精致的棱邊和可以自由塑造的皺褶令人過目難忘。 ? ?? ??Q: ??作為兩人團隊,如何既高效協作又保持獨立? ??A: ??在概念階段我們會進行高密度交流,確保對項目的調性、內容都達成標準一致,這是我們的基石。Nadi(黃惠貞)主要負責產品設計落地;偉焜(唐偉焜)會在過程中加深對概念包括背后的文化的理解,最后進行文本、視覺的設計以及線上售賣和包裝。例如裹燈的包裝設計強化了“裹”這種動作,背后是因為他捕捉到了“裹”這種行為是侗寨中很常見的一種形式(例如女性裹發髻、用背帶將孩童裹著背起、人們御寒時裹起的頭帕。) ?? ?? ??裹燈與裹燈的包裝。品牌的傳達與產品間構成了默契而完整的敘事,細微處呈現黔東南文化的點滴 ??Q: ??為何對亮布這種材料情有獨鐘? ??A: ??一方面是在2023年,那時候整體環境比較停滯,我們覺得這種本土的、人文的內容是被需要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們關注到亮布本身這個材質,第一次遇到它,是在朋友家里,他在客廳掛了一件亮布衣服。它很黑但是透著光澤,在空間里的存在感非常強。朋友說這種光澤其實是蛋清做出來的,我們就很好奇然后就去了解了這種材料還有它背后的文化。 ?? ?? ??亮布的制作過程漫長繁復,需經歷紡、織、染、捶等。織娘們在勞作閑暇的時間織布,秋天板藍收成后,制成藍靛后染布,染好的布上蛋清,經無數次捶打、壓光,讓染料和蛋白質深入纖維,直至布面變得緊實、平滑。最后的布泛出自然柔和的光澤,如同上了一層天然的“釉” ??Q: ??如何定位自己品牌的獨特性? ??A: ??我們的設計路徑可能更多從親身感受出發然后做轉化,因此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引起人們的共鳴。例如我們這次要展出的燈,從設計理念來講,更多地是想表現光的質感,而不是設計燈具這么具體的東西。我們是設計光、設計人和一種感受之間的介質。比如說裹燈能夠帶給人溫暖,會讓你聯想到烤火那樣的氛圍。包括有人把它作為禮物時,它可能會比一般的物品更能夠傳遞心意。 ??我們梳理了“把地方作為設計方法”作為我們的設計觀點。因為只有深入到地方,才能避免建立片面的觀點,去除一些刻板印象。在現場親眼看到他們的生活細節、和他們成為朋友,在日常中相處;看到他們的制作工藝、織娘們,都是鮮活而具體的。在與他們一次次的相處中,會慢慢看到他們跟自然相處的哲學,這也是我們希望用作品承載和傳遞的東西。那些觸動我們的很多事物,其實會引起人們的共鳴,它不是獨屬于某個民族的。 ?? ?? ??侗村的風土觀察-當地女性為亮布染色的過程 ??Q: ??品牌目前面臨的痛點有哪些? ??A: ??效率,我們的設計方法決定了我們的周期很漫長,因為需要與這種文化、與當地人真實地相處,才能發現表象之下的東西。材料的部分就是良品率沒有特別高。我們把這種材料作為產品去加工,要求其實要比當地人用來自己使用的時候更加嚴格,如果一條布中織進了一個雜色,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大的影響。  ?? ?? ??無機生物1.0| 生皮 不銹鋼 |2023年 ??粗獷而不加矯飾的原生生皮,由冰冷而堅硬的金屬骨架牽拉,構成的張力充滿著視覺的挑釁與態度的彰顯。于工業流水線與大都市中“叛逃”回歸鄉野的設計師,正在用順應材料天性的方式,詮釋著與反思著,自然的生命應有的節奏和本真的樣貌。這也是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作品時,便被莫名擊中的原因。 ? ?? ??Q: ??創立品牌的契機是什么? ??A: ??2020年從上海回到家鄉義烏,進行了很多方向的設計嘗試,一直在思索如何把設計這件事變成日常的、可以慢慢累積的狀態;另一方面,在2023年跟朋友一拍即合便成立了rough。 畢業后一直從事電子快消品設計,行業發展的節奏很快,你必須讓自己變成一根緊繃的發條,像一個流水席的廚師,但如果可以聚焦一個范圍,深耕一個特定領域的設計,就可以有計劃地把時間軸拉長,甚至把時間也作為設計中的一環。以上種種讓我決定開啟自己的品牌。 ?? ??無機生物1.0 屏風 ??Q: ??如何定位自己品牌的獨特性? ??A: ??2023年我們成立了工作室同名設計品牌 rough,rough寓意粗獷、原始、未經雕琢。?我們選擇的生皮是種生物材料,與結構精密的金屬框架結合在一起時,本身就會產生一種天然的對抗,而這種沖突感和張力是我們最初做“生物系列”的一個重要的關鍵詞,也表達了對規則限制、工業流水線這種束縛天性的事物掙脫的渴望。其次是我們順應了這個材料本身的特質,它的特性是堅韌的,有張力的,所以不會以一種柔美的方式呈現。我們也嘗試過用紅木這種在東陽當地常用的材料做骨架,但因為皮牽拉的高強度會讓木頭脆斷,所以放棄了。總地來說,表達我們感受到的事物和順應材料本身的特性做設計,決定了我們產品的審美和風格。 ?? ??屏風細節,生皮與金屬之間的張力 ??在運營方面來看,我們有自己的小型生產流水線,除了一些基礎加工外包,深度的制作是我們自己完成的,因此我們對供應鏈的依賴度并不高。另外,東陽這個城市,手工藝很發達,我們也會找當地一些手藝人來幫忙處理皮革,這些手藝人在很早以前就是從事做兔皮、羊皮手套的。他們做的活很細致,比較“有靈魂”,我們之間也慢慢形成了朋友一樣的關系。 ??Q: ??品牌目前面臨的痛點是什么? ??A: ??工藝與量產。 ??工藝:因為生皮的個性十分強烈,直接將生皮用作家具的主要材料在行業中并不常見,可以參考的技術規范和文獻很少,一些工藝只能靠試錯來慢慢積累,例如牛的品種、力學特性、生物材料在不同城地域的季節與氣候下的表現等等,在成品的最終呈現上都會產生顯著的差異,一件產品從想法到以穩定的狀態落地,之間的開發周期特別漫長。 ??量產:傳統皮具行業有嚴謹的行業標準與材料等級劃分,只需按照標準進行篩選應用即可大規模生產,而生皮每一塊之間都有顯著差異,如何篩選與應用沒辦法用標準化實現,因此也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 ?? ??無機生物1.0:四腳怪落地燈 ??Q: ??如何看待品牌與用戶的關系? ??A: ??設計,是rough的語言,但現實告訴我們要找到愿意聽你表達的觀眾很難得,也很珍貴。 ??從2023年作為新手“闖入”大眾視野,并露出第一件產品到現在,其實用戶對rough的包容度很高。或者說他們愿意在常規的舒適性、功能性和實用性以外,更多地來了解我們的設計語言和品牌故事,也會跟我們反饋很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愿意給我們時間打磨產品,這也是用戶給我們品牌帶來的生命力 。 ?? ??無機生物1.0:吊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