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得益于中國與世界經濟的復蘇,新消費市場蓬勃發展,家居市場從“高速發展”模式切換到“高質量發展”模式;踏入2022年,中國提出17.5萬億人民幣新基建的內需提振,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基建投入,為家居產業需求注入一劑強心劑。 商業模式和價值主張的新變化,促使更多的家居企業努力地探尋突破和升級之道,石材行業也不例外。與此同時,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風起云涌、地產調控三道紅線、碳中和成為年度熱詞……面對外部變化和挑戰,中國石材產業如何抓住機遇,蝶變發展? 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舉行之際,主辦方攜手家居行業媒體-新浪家居,共同走進中國優秀的石材企業,邀請石材企業的掌門人、領導人,一起來聊聊行業里有趣事、新鮮事,好玩事和未來事,共話“新石代”,共探行業發展未來。
“新石代”的展望:傳統行業的轉型與機遇 石材是古老的建筑材料,也是低調奢華的象征。早在公元前1世紀,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就曾夸口說:“我發現了用磚塊建造的羅馬城,在我去世之前我要用大理石為她裹身。”從佛羅倫薩的大教堂到華盛頓的肯尼迪中心,從倫敦的艾伯特紀念堂到阿拉伯的奢華酒店,只要有城市的地方就有石材的身影。 這是一個傳統而充滿生機的千億產業。中國是石材生產、加工和消費大國,而福建南安更是全球最大的石材設計、生產、交易中心,以“買全球、賣全球”聞名。很多人說,南安的石材行業是老天爺賞飯吃。但是想要端穩這個飯碗,需要幾代石材人的努力。的確,身處全球復雜多變的市場,疫情的襲來加劇了行業的競爭,傳統的石材產業不得不來到新智能、新制造、新消費的升級路口,新一代石材人肩負著這樣的行業之問: 新石代,怎么“玩出”石頭的更多可能性和新創意,轉換成更高的市場價值,獲得市場議價的主動權?在高速發展的新消費場景下,石材行業如何在賽道上先拔頭籌? 面對這一新命題,漢榮石業給出了優秀的答卷。這是一家擁有著近30年悠久歷史的綜合型石材企業,是意大利高端大理石一站式供應商,涉及石材進出口貿易、生產加工、工裝家裝、礦山運營等多個領域,成為意大利木紋、藍金沙及魚肚白這三個品類的業界翹楚,并積極開拓石材新消費領域,跨界聯手設計師,發掘石材的不一樣之美。 最近,新浪家居專訪漢榮石業總經理鄭榮思,看他如何聚焦新消費時代的高端需求變化,聯合行業力量,以設計之力,探索石材發展的更多可能。
新消費下的“新石代”: 高端供貨品質、智能制造競爭力、倡導低碳生活、品牌一條龍服務 對于鄭榮思來說,“進入石材行業,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父輩從事石材行業數十年,因此自小耳濡目染,接班企業運營后,他對石材行業的理解也在不斷地演變發展。 信息不對稱帶來新機遇 對石材行業來說,疫情是一場大考,很多石材小企業倒在了國外供貨貨源與國內市場的雙重考驗。鄭榮思卻認為,未雨綢繆的漢榮幾乎沒有受到影響。30多年來與意大利各大礦場建立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完善的供應鏈備案,市場上有口皆碑的品牌效應,恰好抵御了風險風險。 更重要的是,當競爭對手去不了外國,礦場采購來不了中國,形成了一個不對稱的信息差,作為在藍金山、白金沙、魚肚白等品類掌握著話語權的意大利名石供應商,漢榮石業抓緊機會推出新品,升級迭代,直接化被動為主動,并實現了市場增長。
智能制造的核心競爭力 很多人認為,傳承意味著“躺贏”,但鄭榮思有不同的想法。隨著新的技術研發,能夠帶來更多創新的模式,來助力整個石材產業的提升。對于漢榮石業而言,智能制造就是提升產品附加值的一大殺手锏。以往各工序的流轉大部分依賴行吊、叉車、人工,時間成本高昂,而引進設備的智能化操作體系,能夠實現客戶需求—設計—生產—施工—驗收的一條龍服務,冗雜的人工被日益精密化、自動化所取代,同時也讓產品得到質的飛躍。 再定義石材的低碳性 為實現“雙碳”目標,環保相關政策日趨嚴格,在鄭榮思看來,過去石材行業一直囿于無序的生產,造成了浪費與污染。要想打破人們的這種固有認知,提升石材加工工藝。他進一步解釋說,石材本身是一個綠色、低碳的產業,因為石材生產是一個機械切磨的物理過程,沒有窯爐,低能耗;不產生有害氣體,石渣石末也可以二次利用。可以展望的是,隨著智能制造和環保生產的進一步推廣,大可改善石材在環保方面的不良印象。 新消費格局下的品牌服務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與中產階級的崛起,新消費成為行業熱議。石材消費,已經慢慢從簡單粗暴賣產品轉變為賣家居解決方案、賣美好的生活方式,這時候,樹立品牌就變得十分重要。 恰巧的是,漢榮石業最大的競爭優勢就是從獨特的礦業資源到終端市場的一條龍服務。鄭榮思坦言,漢榮是綜合性石材一站式的服務商,除了對優質材料的篩選、智能制造的配套,更希望通過生活化的衍生品,美好的生活空間,讓更多設計師的設計創意、需求可以得到最好的呈現。 對年輕設計師和消費者的石材文化植入,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希望有更多的大咖愿意來發聲,向大眾普及石材的天然之美、自然之美。
石材跨界設計,用藝術致敬天然 從展位設計、產品展示到積極參與設計展等項目,漢榮石業意識到當前市場主要購買力人群的轉變。2022年,漢榮再次發力廈門國際石材展,與著名設計師謝英凱老師合作,推出《像素起居室》,結合現代人類生活方式,用石材去詮釋一個美好的生活狀態,以石材為視角,去觀察人類生活的軌跡,記錄每一顆生活像素。
《像素起居室》效果圖 談及這次合作,鄭榮思詮釋了這背后的意義:廈門國際石材展是中國石材最大的對外宣傳平臺,能夠前來參展將為漢榮石業帶來一定的品牌效應,也是與行業內客戶、工程方、外貿商交流的重要契機。而謝英凱老師的設計,也與漢榮“用藝術致敬天然”的追求不謀而合。 采訪實錄: 新浪家居:請做一下公司的介紹 鄭榮思:漢榮石業是一家擁有著近30年悠久歷史的綜合型石材企業,是意大利高端大理石一站式供應商,涉及石材進出口貿易、生產加工、工裝家裝、礦山運營等多個領域,先后與意大利木紋礦山、阿爾卑斯山脈金沙石礦山以及卡拉拉地區FRANCHI石材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在短期內成為意大利木紋、藍金沙及魚肚白這三個品類的業界翹楚,還是石材藝術應用一體化服務商,引進數據化管理的智能制造系統,為終端客戶提供一條龍的管家服務。
新浪家居:疫情催化下的中國石材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鄭榮思:實際上石材行業還在高速發展,品類越來越多,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變化,催生了行業激烈的競爭,做精品,把質量、項目做大成為行業共識,智能化和定制化成為新趨勢。 新浪家居:新經濟形勢下,尤其是地產行業帶來的多變性,給石材行業帶來哪些思維上的轉變? 鄭榮思:地產行業的變化,對整體石材行業的大環境有不小的沖擊,我們的思維一部分會往家裝定制化發展,一部分是往外貿發展,過去30年為中國石材行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新的智能制造,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服務終端消費者。 新浪家居:回顧行業發展的近十年,身處行業您最大的感受有哪些? 鄭榮思:隨著國民收入增加,消費升級的帶動,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使用石材。目前設計師對消費者有著很大的引導作用,屬于一個消費的高地,我們正在開發有關石材的周邊產品。例如,家具,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和消費者,愿意來了解、傳播石材文化。
新浪家居:消費形態的改變,石材行業現階段面臨最大的挑戰在哪里? 鄭榮思:新消費時代,石材行業主要面臨兩個困境:1、消費者對之前石材輻射的謠言和認知度不夠,怎么去更新消費印象,使得營銷具有挑戰性;2、瓷磚、巖板等裝飾材料的沖擊,眾所周知,石材的成本很高,加工難度和安裝難度也很高,與巖板這種標準化的人造產品相比,價格上的競爭會很大。 新浪家居:“低碳、環保”生產一直是石材行業廣泛共識的話題,來到2022年,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碳中和”話題又上了一個高度,石材行業如何加快推動行業“碳中和”發展,實現綠色生態環保工業產區? 鄭榮思:石材行業本身就是低碳、綠色的產業,石材加工是機械切磨的物理過程。過去粗放式的開采、浪費局面正在得到改善,石材整個生產過程相對耗能不會特別高,廢料也是可再利用的,相信日后石材將進入持續健康發展的狀態。 新浪家居:石材行業是一個無品牌化運作的行業,在如此粗放式的市場環境里,漢榮石業的競爭優勢在哪里? 鄭榮思:從獨特的礦業資源到終端市場的一條龍服務是漢榮石業最大的優勢。
新浪家居:石材產業的銷售80% 以上在工裝,家裝領域,怎樣突破? 鄭榮思:對年輕設計師和消費者的石材文化植入,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此同時,漢榮也在加強品牌文化建設與設計師跨界合作,吸引了一大批文化高、懂技能的人才加入,增加了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 新浪家居:怎樣將石材產品生活化、藝術化? 鄭榮思:石材與家具的結合將是一個突破點。我們嘗試著打破對石材的常規利用,在不同場景嘗試石材復合家具,以石材本身所擁有的天然美感和質地,賦予美好生活空間靈動性與自然美,留住每個空間的獨特性。
新浪家居:大板市場供大于求,精加工產能有限,交貨期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原來屬于石材市場的份額被其它建筑材料替代,您認為如何緩解這種行業現象,如何解決石材成品生產的問題? 鄭榮思:石材的加工難,施工難,急需提高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我認為,石材的智能制造與數字化生產可以更好地保證交貨期。 新浪家居:對廈門國際石材展的體會?第二年參加人居展,去年和黃志達合作,今年的展會將會有哪些精彩呈現給觀眾? 鄭榮思:廈門國際石材展,是推廣公司產品和服務的最好展會,為公司帶來不少工程和外貿的業務。另一方面,我們參與廈門國際石材展,也想通過展位設計、產品展示和設計展策展等方式,搭建起消費者與設計師之間溝通的橋梁。今年我們將重點推廣魚肚白等優勢產品,為觀眾展現天然石材在不同空間迸發的無限可能。 |